初入職場,來回奔波,終于拿下offer,你就安心了?開始憧憬未來平步青云,從此登上人生巔峰?一看到高額年薪、編制、安家費等福利待遇,總感覺自己撿了大便宜,恨不得下一秒就簽合同入職?
殊不知,前方挖好的“坑”,就等著你跳呢。
如今,個別高校喜歡跟求職者玩“文字游戲”,臺面上明晃晃擺著“年薪百萬、安家費五十萬”,暗地里卻在密密麻麻的合同上某一角落里寫著“如果聘期內離職,需返回全部福利待遇費用”。
來源:某大學錄用人員協議書
而等這些被眼前“利益”蒙蔽了雙眼的高層次人才“破五關斬六將”擠進高校后才發現,想跑卻跑不掉了……
- 2021年5月,一90后青年博士在聘期內離職,被高校索要違約金高達10.5萬元。
- 2017年,一博士作為高層次人才被廣西某高校引進聘用后,因個人原因向校方提出離職,高校要求該博士人才支付11.8萬元違約金才能辦理離職手續。
- 江西南昌某高校一教授因5年服務期未滿,提離職被索賠44萬。
- 山西忻州某高校教師賈某離職被校方索賠42萬;
- ……
· 壹 ·
小心合同里的那些“文字游戲”!
陷阱一
高額違約金
關于薪酬方面一直是人才在簽訂合同前關注的重點,但還有一點容易被人忽略的——違約金。
一般高校在與教師簽訂合同時,都會要求教師任職時長需滿足聘期年限,提前離職需返還福利補貼及賠償違約金。為保障自身權益,有的高校會采用“高贖金”方式來限制人才流動。
因此,人才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注意查看有無提到違約金支付賠償費用(如有,需要把賠償計算方式寫明),有無隱性違約條件(離職需要學校批準、學校內部文件變化自動同意)等。
陷阱二
口頭承諾沒有寫入合同
在簽訂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細檢查此前口頭承諾的入職福利待遇和發放期限等有沒有在合同上寫明,比如:有沒有提供編制;五險一金繳納費用比例;安家費總額,分幾次發放;住房/購房補貼給多少,是一次性發放還是逐年發放,如果無法按時發放,后續如何處理補償;科研啟動費細則包含哪些等等。
記住,永遠不要相信“空頭支票”,“白紙黑字”寫上才是王道!
陷阱三
聘期時間/自動續期
人才在簽訂合同時需要注意合同有無明確聘期起止時間,如2022年1月1日起至2030年1月1日止,而不是采用“聘期至少8年”這樣含糊的表述。
當前高校主要受預聘-長聘考核制度影響,一般聘期時間為2-8年,最長可達10年,這個就要結合自身未來職業發展規劃來決定了。
另外,還要關注合同中有沒有注明聘期到期自動續期的要求,如果到期不續簽,需要提前多久提出申請、有無限制條件等。
陷阱四
追加服務期
在簽合同時,要弄清楚有沒有規定人才進修、職稱晉升、境外訪問等情況需要追加服務期限之類的要求。如有,追加的服務期時間多長,不接受追加該如何解決等。
————
事實證明,高校與教師間的矛盾大多源于聘用合同。
雖說很多時候我們在入職前簽訂合同時,一些硬性條款并沒有可選擇/改變的權利,但根據我國《勞動法》要求,有些高額違約金等條款在法律上是不受支持的。
因此,對于很多“沒有經過社會毒打”的職場新人來說,想要進入高校,在簽訂合同前,還是需要對合同逐字逐句進行解析,千萬不要抱有僥幸的“我以為”?。?!
· 貳 ·
基礎概念要理清
01.違約金
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法律規定,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時,需按照合同要求為其違約行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來補償另一方所造成的的損失。
比如高校與教師簽訂合同后,教師想提前離職,則高校有權力按照合同約定的賠償條款向教師索要賠償,這就是違約金,但違約金的數額必須合理合法。
02.聘期
被聘請人擔任職務的一定期限。高校聘請教師擔任某一職務的時間期限,合同中一般會明確指出“聘期自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
03.服務期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根據合同約定的期限,為勞動者提供專業培訓資金支持,勞動者承諾在培訓后為用人單位服務的最短時間。
簡單來說,服務期就是高校為教師提供資金支持其進修/培訓,教師在完成培訓后按照約定需要在高校任職多少年。
· 叁 ·
權衡利弊,理性選擇
一邊是被高薪利益沖昏了頭腦的青年教師,一邊又是用盡手段想留住人才的高校。如何避免“爭議”再發生,還是需要自身、高校與政策多方面協同支持的。
高校和政策我們改變不了,那就只能從自身入手!在拿到聘用合同時,先別急著簽!看清楚、了解清楚再簽也不遲!
首先,可以針對合同中的一些待遇福利等問題咨詢人事處、在職教師等;還可以加入我們高校人才網官方社群,咨詢、探討、分享求職中的任何問題。最后,除了自己對合同完整審核無誤外,還可以尋找專業的法律專家進行審查。
最終,是否選擇成為一名高校教師,也只能結合自身未來職業規劃去權衡利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