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博士后待遇為何比青椒高?
博士后漲待遇這事兒還得說回2015年年底,當時國務院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也就是現在俗稱的“雙一流評選”,許多高校都開始為該項評選發動最后沖刺。
恰逢國內博士后制度實施三十周年,當時廣東省給省屬高校幾乎都是數十億地撥付經費,專門用于人才引進和學科建設,也就是在這個背景下,一些省屬高校及科研院所率先提高了博士后的待遇。
不僅南方如此,在北方,青島市也率先提出了博士后的獎勵計劃,給全職進站的博士后每人每年6萬元的生活補貼和住房補貼,博士后出站留青還有10萬元(現已漲到25萬元)的安家費。
其實,在此之前,很多高校都已經在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實行師資博士后、科研博士后等制度,將博士后作為考察試用教師的一個“蓄水池”。
而隨著博士后招收獎勵政策出臺后,博士后成為了各地爭搶的香餑餑,近年來,各地各單位紛紛調整政策,博士后待遇在全國范圍內出現了普漲。
02.
做博后,國內 or 國外?
許多人在找博士后工作時,都考慮過是留在國內還是去國外從事博后工作。
從行業背景上來說,國內學術界近幾十年的變化,其實也是世界其他國家近百年的一個縮影。80年代,本科生就能留校任教;大約千禧年開始,教職門檻提升到了碩士;而現在,博士也開始卷了。以前能上杰青的科研成果,放在今天連優青都上不了,應屆博士越來越難以達到逐步升高的學術職位要求。
所以,與多數國外博士后相比,較為年輕的中國博士后更像是一個培養學術人才的蓄水池,不像國外博后已經發展為一個常見的科研工作。
美國波士頓的科學倡導組織“Future of Research”執行董事Gary McDowell 曾利用美國的信息自由法收集了51所公立大學中將近13000名博士后的工資單,調查結果詳見下圖:
來源:Gary McDowell/Future of Research
排除一些特殊情況后,可以發現美國博士后年薪從$23660到$114600不等,其中有69.2%的博士后研究員年薪不到$50000,即便存在較大的收入差距,但博士后的普遍收入水平也是足以支持在美國生活的需求。
而據其他國家的博士后反映,英國當地博后年薪一般在稅前18000~21000英鎊左右,折合人民幣15萬~17萬元;加拿大的博士后年薪大概在30000~50000加元之間,折合人民幣15萬~24萬元。
如果想留在海外發展定居,海外博士后不限制年齡,甚至根據資歷深淺在薪資上還有一定漲幅,對長遠的職業發展也有一定幫助。
但如果最終目標還是回國發展,在國外短暫的博士后生涯也未必會帶來高質量或者高數量的文章。
畢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都有水平層次各異的科研平臺,有時選擇國內的頂尖導師要比選一個國外的普通導師好得多,所以最終還是要綜合科研前景、學術人脈以及收入來考慮。
03.
國內博士后的真實收入?
隨著國內博士后制度的不斷更新迭代,給到博士后研究人員的補貼待遇也逐步升高,目前國內博士后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政府補貼+課題組補貼+招收單位出資,按照目前國內的整體待遇水平,三部分加起來平均在25~35萬元左右。
在這三部分中,招收單位出資僅占少部分,真正占了博士后收入大頭的往往是各種五花八門的人才補貼,比如深圳大學的博士后待遇中,學校提供15萬左右的年薪,而市政府提供的生活補助最高可以達到36萬元。
深圳大學博士后招聘待遇詳情
所以常被人吐槽的國內博士后招聘的35歲門檻,其實也并不是招收單位的要求,而是對各種政策文件的反映,有些地方文件規定畢業3年以內35歲以下才給補貼(北京、山東等城市已放寬至40歲),所以才有了這么一條規定。
因此,在找博士后工作時也需要重點留意各地方政府或招收單位的博士后管理政策,關注各項補貼發放的實際門檻。
有些地方除了撥付給單位的招收經費外,還設置了直接發放給進站博士后的現金補貼,還有些地方的出站補貼高達上百萬,但不同地區的發放門檻都有所不同。
想了解各地的博士后管理辦法可以在公眾號【高才博士后】后臺菜單欄-招聘指引-博士后政策中查看。
04.
國內博士后待遇盤點
這里給大家整理了部分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的博士后待遇詳情,正在找博士后工作的人才們可以橫向對比作為參考哦。
寫在最后
截止目前國內已經累計招收超過26萬名博士后,其中有125名出站博士后成為了兩院院士,博士后似乎也將逐步成為科研人的必經之路。
雖然博士后制度在國內發展短暫,還有許多的制度缺口尚需完善,但其出現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推動科技和產品的轉化,為其提高補貼待遇也是無可厚非。
但博士后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就如科研也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一樣。就目前來說,如果僅僅是為了更高一些的收入選擇做博后也是不可取的。
是否適合做博后除了考慮自身的職業發展意愿外,還需要判斷自己未來的價值是會升值還是貶值,從自己所處的專業領域前景和科研空間來權衡考量。
博士后與高校教職的不同之處,不僅僅是收入的高低,還在于其沒有教學與科研任務的雙重壓力,能夠保證充足的時間空間投身于科研工作當中。
相信對熱愛科研的伙伴們來說,一段優質高效的博士后經歷,同樣能讓自己的職業履歷錦上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