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是陪伴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指導大學生不斷前行的良師益友。為什么選擇當輔導員?從輔導員這一工作中收獲了什么?當輔導員最深刻的體會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科學報》記者近日走進部分高校,從輔導員們的身上尋找答案。
01.
“愛上便不能自拔”
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輔導員程靜征,2015年畢業后便留校成為輔導員?!笆謶c幸,我人生中的第一份職業就使我愛到不能自拔?!背天o征坦言,“真正讓我對這份工作產生依賴感的還是來源于自己所帶的學生,是他們讓你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span>
工作后的第一年,程靜征就把他和學生的故事寫成了一本17萬字的小說《我叫“90后”輔導員》?!拔液蛯W生間的故事難以計數,比如幫有特長的學生舉辦畫展,帶領學生自建‘五四紀念館’,疫情封校期間給學生送上一杯溫暖的奶茶,發現武漢返校學生床鋪發霉為其置辦床上用品……”程靜征認為,輔導員工作的根本在于對學生的關心、關懷和關愛,應當憑依心中那份永不褪溫的赤誠帶領學生不斷前行。
“我常常對學生們說,大學這段路,沒有交警,沒有違章拍照,你可以勻速、也可以加速、更可以超速,但老師唯一不愿意見到的就是你們減速和停車?!背天o征說,輔導員應當憑依心中那份永不褪溫的赤誠帶領學生領略大學和人生的春夏秋冬?!拔乙矊⑹冀K如一地忠誠于這份教育事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span>
全國“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輔導員楊文蘊,是她家中的第七位人民教師?!懊刻煊米羁斓乃俣茸鐾晔诸^的工作后奔向學生,是我最快樂的時刻?!睏钗奶N說,在學生失落的時候給他們送勇氣和信心,遇到麻煩時送安全感,發生矛盾、犯錯時送去“棒子”和“糖”,每次送完“貨”的她,都有一種“被信任”的滿足感和“被需要”的快樂。
“做輔導員也會遇到難過的時候?!睏钗奶N說,“我經常打趣說,我的一顆玻璃心已經逐漸成了金剛鉆。記得當輔導員后,我第一次流淚是翻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材料時,未曾嘗過人間疾苦的我非常心疼這些同學們的境遇,也被他們的堅強和勇敢感動?!?/span>
第二次流淚,是她感到自己職業能力不足時?!霸诿鎸σ粋€學生干部的‘利己主義’思想時,我竟無言以對,回到家后邊哭邊給家里的‘老師’們打電話求指導,父親又好氣又好笑地跟說,這么委屈難過不干輔導員了好不好,我堅定地說不,我就是要當輔導員!”楊文蘊說,現在想起來都有些好笑?!皾u漸地我發現,我的喜怒哀樂已經不再是我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了,學生們已經走進了我的生命,成了我內心的一部分?!?/span>
02.
“用真心堅守初心”
“對我而言,輔導員是一份簡單的堅持?!睆氖螺o導員工作10余年、曾獲湖南省首屆最美輔導員的長沙理工大學汽車與機械工程學院輔導員彭瓊英說,20歲出頭的年紀,她就每天和年紀一般大小的學生一起活躍在團日活動、社會實踐各個場所,在演講、辯論、運動會等活動中不斷學習、共同成長?!暗谝淮伍_班會,我把名字一筆一畫的寫在黑板上,告訴大家‘我是輔導員’,那一刻,是師生關系的確認,也是一份陪伴的承諾?!?/span>
“輔導員于我,也是一份信念的堅守?!迸憝傆⒄f,記得第一次處理學生危機時,她找到落寞的學生和她說“放心,我在”。那一刻,是守護成長的承諾,更是職責使命的領悟;第一次帶領學生走上國家級比賽的舞臺,看著學生在賽場的努力,那一刻是成長花開的快樂,更是育人育才的擔當。
對彭瓊英來說,輔導員更是一份成長的印記。為了做好輔導員,她不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學生一起讀了很多書,看了無數場文藝演出,聽了很多演講辯論,學習了很多才藝知識,只為某一刻能有底氣地呼應學生的成長需求?!皬淖畛跣枰蠋熤笇У膶W生干部,到為學生解疑答惑的知心朋友,每一年我都為能更好地做好輔導員感到欣喜?!迸憝傆⒄f。
在高校工作了近20年的湖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熊翀,出生于一個教師家庭,從小受父母的影響,對教師這份職業抱有崇高的敬意?!拜o導員在大多數人眼里是吃力不討好的職業,做著各種臺前幕后別人看不見的努力,有時甚至顧不上家務事,但我們這份工作是非常神圣的,因為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學生,我們的工作內容是對他們的人生負責。工作這么多年,我最自豪的便是做好了的一件事——用真心堅守了自己做學生工作的初心?!毙芰堈f。
熊翀表示,對學生負責,是學生工作的根本要務,要求每一位學工老師轉變身份,把學生當作自己的朋友、孩子,有時甚至也是老師,而不只是管理的對象?!笆嗄陙?,手機24小時暢通是我最基本的狀態,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心理和生活狀態也是最日常的習慣;一句天氣變化的提醒問候,可能讓孩子們少生一次??;一次推心置腹的談話,可以讓孩子們少一些迷茫煩惱;一次嚴肅的批評,可能會讓孩子們少做一件傻事;學生成功了我感到欣慰,受挫了我努力安慰,畢業了我會默默流淚?!?/span>
“有人問我,近20年都在做這份工作,是怎么堅持下來的?”熊翀說,因為在這樣的崗位上,她的真心付出可以換來孩子們的真心,這樣,做這份工作的初心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03.
“我的學生要比我棒”
“輔導員是學生成長的營養劑,我甘做學生信仰的蒲公英,在人生路途中,播撒大愛情懷?!焙峡萍即髮W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莫江平仍奮斗在輔導員崗位上,“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是我內心堅定的信念?!?/span>
為此,莫江平因材施教,為學生量身定制了全程化、個性化輔導。在體育學院工作時,她發揮自身技能特長,和體院學生一起在倫巴、恰恰等體育舞蹈和體操中達到師生的共情。2013年至2019年暑假,她克服山路崎嶇、高原反應等困難,跨越萬里帶隊赴新疆、內蒙等地進行大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和貧困學生走訪活動,讓貧困學生真切感受到國家對他們的關懷,燃起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與未來的憧憬。
從教數十載,莫江平秉持嚴謹踏實的工作態度,永承奉獻付出的教育情懷,精心打造了研究生理論宣講團,對女生教育強調自信、自愛、自強、自立,對男生教育注重培養其鋼鐵意志和責任擔當意識。其已主持教育部等相關項目10余項,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我對輔導員的身份定位有兩個關鍵詞,一是人生導師,二是知心朋友?!焙洗髮W新聞與傳播學院輔導員楊湘雨說,人生導師的意思是負責引導學生在大學階段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三觀”,幫助他們建立對未來的合理規劃、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而成為人生導師的前提首先應該是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成為同學們想得到、信得過、靠得住的人,這也是她在輔導員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和目標追求。
“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成長?要暖心相伴?!睏钕嬗暾f,現在的大學生是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除了日常的關心,她發現同學們異?;钴S于網絡空間,于是從2019年開始打造“19級專屬小樹洞”,為學生提供抒發情感和宣泄情緒的窗口,及時發現問題、預防問題、解決問題?!俺3T谏钜?,我會收到同學們通過‘樹洞’發來的信息,有的同學壓力太大了,有的同學分享自己的進步和成就,‘樹洞’成了他們的情緒窗口,也成為我們的情感鏈接?!?/span>
漸漸地,楊湘雨發現單靠輔導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便開始指導學生團隊成立暖“新”朋輩互助中心,培訓對心理健康教育感興趣的同學,線上將“19級專屬小樹洞”升級為暖樹洞,面向全院同學開放,她和暖“新”中心的同學們都是傾聽者和答復者。
作為“90后”輔導員,程靜征感慨,在年份的積聚下,他體會到讓一個輔導員最開心的事情不是自己有多棒,而是他的學生非常棒?!坝幸惶?,你會陡然發現,學生的身上總會閃現你的身影,驀然回首,學生們也很厲害,輕而易舉地掌握著我的喜怒哀樂,輔導員和學生朝夕相伴,相互成長,這種關系使輔導員和學生成為彼此最寶貴的財富?!?/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