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團隊介紹
由中山大學醫學院的施莽教授、趙文婧教授、公共衛生學院(深圳)陳耀慶教授、醫學院牟相宇副教授、以及公共衛生學院(深圳)羅歡樂副教授和劉寬程副教授為核心成員組成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系統病原學及其防治策略研究”團隊,獲批深圳市高層次人才青年團隊項目。團隊將集中開展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系統病原學及其防治策略研究,將建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大規模臨床隊列,運用系統病原學和微生物(組)學技術和方法,揭示完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譜,鑒定新發突發傳染病,并解析重要病毒感染過程中與微環境以及宿主相互作用的機制,了解和鑒定與重癥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的微生物和宿主重要相關因子;谝陨蠙C制的闡明,研發具有廣譜保護效果的抗呼吸道病毒的人源單抗,基于此設計分泌中和性抗體的工程化益生菌,同時初步探索基于保護性抗原決定簇的新型疫苗。該研究團隊匯聚了包括病原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物信息學、流行病學、合成生物學在內的一批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具有自由開放的研究氛圍,是一支年輕有活力、多學科融合的前沿創新青年團隊。
二、團隊成員介紹
施莽教授(shim23@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團隊帶頭人、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中青年杰出人才、熱心腸智庫專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等項目,累計經費達1000萬人民幣以上。共發表學術論文98余篇,總引用數量達9496,Google Scholar統計H-index為41,其中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的文章發表在Nature(兩次),PNAS等頂尖雜志,單篇最高他引超過800次。
詳見網頁:https://szmed.sysu.edu.cn/zh-hans/node/866
研究方向:
1.野生動物和蟲媒生物攜帶潛在病原體的發現
2.病毒與宿主、微環境的相互作用機制
3.人體呼吸道感染的病原組學研究
趙文婧 教授(zhaowj29@ms.sysu.edu.cn)
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中青年杰出人才、熱心腸智庫專家。課題組主要開展人體微生物與疾病機制研究以及微生物組精準編輯技術的研發等相關工作;課題組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圳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計劃、深圳市高校穩定支持計劃等基金支持。課題組代表性成果發表于Nature, Science, PNAS, Protein & Cell, FASEB, and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等。
詳見網頁:http://szmed.sysu.edu.cn/zh-hans/node/741
研究方向:
人體微生物組與疾病機制研究以及微生物組精準編輯技術的研發
陳耀慶 教授(chenyaoqing@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中青年杰出人才。主要從事呼吸道病毒感染機體后的體液應答規律研究,特別是人源單抗及疫苗免疫原設計的相關研究。國自然面上項目,深圳市重點項目的研究負責人,國自然新冠應急專項核心成員。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Cell、STTT、Journal of Virology、Virologica Sinica等專業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詳見網頁: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77
研究方向:
呼吸道病毒傳染病的防控研究,主要包括人源單抗高通量篩選及新型疫苗免疫原的設計。
牟相宇 副教授(Mouxy5@ms.sysu.edu.cn)
中山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長期從事病原菌致病機理研究以及減毒活疫苗的開發工作,并利用合成生物學方法揭示了志賀菌逃脫人類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近期撰文總結了對炎癥性腸病有潛在預防作用的有益共棲菌以及該病有潛在促進作用的有害共棲菌,提出了以上述人類腸道共棲菌為靶點治療炎癥性腸病的微生態干預策略;成果發表在Protein & Cell,PNAS,Infection and Immunity等主流學術期刊上。
詳見網頁:http://szmed.sysu.edu.cn/zh-hans/node/736
研究方向:
1.微生物組與疾病的相關性
2.微生物組在疾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
3.微生物組相關的生物醫藥技術
羅歡樂 副教授(luohle@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主要從事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研究,揭示與病毒致病性相關的宿主因子;聚焦于病毒感染導致的宿主免疫應答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自由探索面上基金。已發表論文30余篇,包括發表在JCI,PLoS Pathog等國際期刊。
主要代表性論文、著作
詳見網頁: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79
研究方向:
1.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
2.疫苗研發
劉寬程 副教授(liukuanc@mail.sysu.edu.cn)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負責人,致力于病毒感染及復制機制研究,研究成果在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等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
詳見網頁:http://phs.sysu.edu.cn/zh-hans/teacher/182
研究方向:
1.病毒感染及復制的分子機制;
2.病毒與宿主因子的相互作用;
3.抗病毒藥物研發。
三、招聘崗位
中山大學秉承“信心引才”“事業引才”“平臺引才”“待遇引才”人才工作理念,一方面努力為人才提供高起點的發展平臺、指引明晰的晉升路徑;另一方面結合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為人才提供優渥的薪酬待遇、舒適的辦公生活環境、優越的子女入學條件、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毗鄰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國家級科學城—深圳光明科學城已經開始建設,將為我院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提供新的契機,引進人才將因此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現此青年團隊面向海內外招聘專職科研人員和博士后,招聘方向為病原生物學、微生物學、免疫學、生物信息學、流行病學、合成生物學等。
招聘人員需求如下:
1.特聘副研究員:有較大學術潛力;原則上取得不少于2項代表性成果,成果特別突出者數量可減少到1項;年齡不超過38周歲。
2.博士后:年齡在35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海內外優秀博士。
待遇:
1.學校將為博士后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崗位待遇,并提供額外的深圳校區工作補貼;
2.參照《深圳市博士后資助資金管理辦法》,支持申請相關補助;
3.支持申請“廣東省博士后人才引進計劃”、“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等各類博士后資助項目。
四、工作地點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是中山大學與深圳市按照世界一流大學標準合作建設的全新主體校園之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站在新時代的重大歷史方位上,承載著中山大學下一個百年的重托,深圳校區將探索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發展要求的辦學模式,努力建設成具有中國特色、傳承中山大學辦學傳統,若干學科水平位居于國內、國際前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校區。
中山大學醫學院
學院堅持以臨床為導向,學院與醫院緊密對接,基礎與臨床深度融合,扎根于粵港澳大灣區,致力于培養新醫科創新人才和老百姓信賴的好醫生,打造“名醫搖籃”。作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布局建設的主體學科領域,中山大學醫科擁有150年悠久而輝煌的醫學教育歷程。醫學院作為中山大學醫科的重要組成部分,秉承中山大學醫科優良的辦學傳統,與位于廣州的中山醫學院平行建設,錯位發展,在加強傳統主流學科的同時,布局前沿及新興交叉學科領域,促進基礎與臨床醫學學科的整合,重點發展感染與免疫、醫學大數據與精準醫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神經科學、腫瘤生物學和代謝性疾病等學科方向。學院的學科發展堅持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面向人民健康,通過“大團隊、大項目、大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中山大學醫科的整體水平,并在未來若干年內將學院建設成為整體水平居國內一流、部分領域國際領先的醫學院。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深圳)
公共衛生學院(深圳)作為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首批建設學院,傳承和弘揚中山大學“學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校風學風,面向我國和全球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教育、疾病防控和全民健康等方面的巨大需求,聚焦交叉學科與前沿學術研究,以傳染病特別是新發傳染病的病原學、流行病學和檢測技術、疫苗及藥物等防控技術為重點,建設成為以傳染病防控為特色,專業齊全、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秉承“以一流的科研支撐一流的教學,以一流的教學促進一流的科研”的發展思路,重點建設傳染病關鍵理論和防控技術平臺、流行病和系統生物學研究平臺以及食品安全關鍵理論和防控技術平臺三大平臺;同時,平行建設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少兒衛生與婦幼保健學以及衛生毒理學等研究平臺。通過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為我國乃至全球傳染病防控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培養新時代公共衛生精英人才。
五、申請方式
有意應聘者請直接與以上合作導師聯系;請應聘者將個人簡歷、發表文章以及研究計劃等相關材料電子版發送至導師郵箱,郵件主題注明:應聘職位及擬到職時間+高校人才網
查看次數:次
更多熱點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碩博QQ交流群:121668345)。
微信掃碼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微信掃碼,即刻進群
添加請備注"學歷"
Copyright © 2007-2021 高校人才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信息:粵ICP備13048400號 粵公網安備:44010602004138號
客戶咨詢電話:020-85611139 QQ:2881224205 郵箱:info@gaoxiaojob.com
高校人才網——國內訪問量、信息量領先的高層次人才需求信息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