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計算與數字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數字所”)為先進院的核心研究單元之一,致力于面向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快速發展趨勢,構建國際一流的科研團隊和平臺,在數據智能領域從基礎到應用層面做出原創性、前瞻性的重大貢獻,培養高層次及科技研發人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一流科創中心。
數字所現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50余人,團隊整體人員規模500余人,其中博士以上員工過百人,海外背景博士占比超60%;已形成了以國家級領軍人才為旗幟、有較大學術影響的地方級人才學術骨干為中堅、青年人才為主體、工程人員為支撐的活力迸發、才智奔涌的創新人才隊伍。人才成長發展平臺搭建獲國家和地方政府認可。團隊著眼于大數據與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高性能計算三大重點研究方向,先后承擔包含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及973、863、中科院先導專項、國自然重點專項等國家級重大項目,累計爭取科研經費逾11億元,累計完成各類國家級項目200余項??蒲谐晒麡s獲包括廣東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等多項省市級科技獎勵。團隊在相關領域不斷產出高水平成果,共計發表論文2000余篇,其中SCI論文1000余篇(JCR一區論文800篇),CCF A類論文14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0余部。累計申請專利1700余項,擁有有效授權專利600余項,申請PCT專利150余項。多項研究成果轉化至華為、騰訊、商湯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在學生培養方面,數字所建設有計算機學科一級碩士、博士點,并設立有深圳市首個計算機博士后站點?,F有共計52名的研究生導師隊伍, 其中碩導20名,博導32名。建立了以解決重大問題和重大科研任務,作為研究生課題主要來源和培養載體的模式,已累計培養包括客座學生在內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千余名,并獲得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高度認可。
中心簡介
空間信息研究中心
空間信息研究中心開創了中科院內東西部跨基地跨所合作新模式,以高性能計算和空間數據處理算法為基礎,主要研究領域為多角度攝影測量與應用,地表真三維重建,空間統計分析,地理信息系統高復雜度核心算法,以及資源與環境生態遙感等。研究團隊承擔多項國家(先導專項、重點研發計劃)、地方(工程實驗室、技術攻關等)、以及企業研發項目。多項研究成果發表于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
高性能數據挖掘重點實驗室
深圳市高性能數據挖掘重點實驗室于2010年9月獲深圳市政府資助,依托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組建成立,建設期為2010.9~2012.9。2013年4月通過深圳市科創委評估結果為A。2013年11月通過深圳市科創委驗收,被評為優秀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著重研發數據挖掘算法、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平臺、區塊鏈技術、未來智能網絡、自然語言處理等,開展互聯網、金融、法律、物聯網、電信等大數據領域應用,推動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產業化發展。目前,實驗室團隊規模近50人,建立了一支以來自美、加、日以及中國香港和內地著名高校的博士和博士后為核心骨干,外籍專家為顧問,研究助理和研究生為研發支撐的科研團隊。
異構智能計算體系結構與系統研究中心
(簡稱異構智能計算中心)致力于研究異構體系結構如CPU、GPU、FPGA等,以及異構系統軟件如服務器操作系統、云操作系統、大數據處理引擎等方面的性能、能耗、可靠性、以及安全問題。為人工智能應用、大數據應用、云計算服務、物聯網應用、以及邊緣計算提供高性能、低能耗以及安全可靠的支撐,并推動相關研究領域研究在深圳市的產業化。
中心現有員工和學生43名,其中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1名,博士后1名,助理研究員1名,博士生2名,喻之斌研究員為中心主任。異構智能計算中心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軟件定義云計算”課題、中科院先導專項“海云數據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研制”、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可敏捷定制的智能視覺處理器及系統應用”及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基于云計算的國際大宗商品交易系統研究”等10余項重大項目的研究。在計算機的多個方向已經取得了世界領先的研究成果,在計算機系統結構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如ISCA、ASPLOS、MICRO、HPCA、ICS、PACT、HiPEAC和頂級期刊IEEE TPDS、IEEE TC、IEEE TCAD和IEEE TACO上發表論文80余篇,并申請了6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
物聯網計算研究中心
物聯網計算研究中心從“攜能通信、分布式組網、安全信息處理、高性能地學計算”四個方面入手,構建高效能物聯網計算體系,為交互式數據應用提供平臺支撐,推動物聯網計算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與應急、精準農業等領域的應用。中心擁有一支20余人組成的高水平研究團隊,其中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1名、深圳市孔雀人才3名。中心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有20余項,包括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NSFC-廣東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多媒體集成技術研究中心
多媒體技術研究團隊成立于2009年,主要開展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前沿研究和開發,致力于建立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究單元。中心團隊核心成員近5年在PAMI,T-IP,IJCV,CVPR, ICCV,ECCV,AAAI等重要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論文累計被引用超過3萬余次(谷歌學術數據), 在ImageNet、ActivityNet等重要視覺國際競賽13次取得第一。承擔國自然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在內的國家地方項目超過140項,累計合同額超過1.3億元。主持建設有廣東省機器視覺與虛擬現實重點實驗室、深圳市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重點實驗室、SIAT-CUHK 多媒體技術聯合實驗室、SIAT-UM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聯合實驗室等領域重點實驗室平臺。
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研究中心致力于穿戴式傳感與健康物聯網、健康信息學、生物醫學大數據的研究;面向預防醫學、特種醫學、精準醫學、區域醫療與公共衛生等領域的需求,攻克生理參數無負荷連續監測、遠程健康監護、海量醫學健康數據處理與挖掘、疾病靶標發現與風險建模等關鍵技術,建立多層次面向個人、家庭、社區和醫院的個性化醫療體系,促進區域公共衛生管理、提升我國健康產業信息化水平。
研究方向:可穿戴信息技術與系統(Wearab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ystems)、臨床生物信息學與生物大數據(Clinical Bioinformatics and Biological Big Data)、臨床大數據平臺建設與轉化研究(Clinical Big Data Research)、醫學影像信息學(Medical Imaging Informatics)
云計算技術研究中心
云計算技術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面向云計算、大數據等重點領域和健康、交通、金融等民生攸關重要應用方向,開展安全、可靠、高效、節能云計算核心關鍵技術研究和典型應用研發,最終形成具有國際學術影響的技術研發中心和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顯著貢獻的產業輻射中心。
云計算中心由并行分布計算領域著名專家須成忠教授帶領,并由海內外著名教授學者、青年科研骨干、產業精英的人才梯隊組成。團隊成員包括研究員3名,副研究員1名,助理研究員6名,工程師,正式學生和客座學生50余名。中心設有學術指導委員會,由十多位國內外享有盛名的教授學者組成。
中心擁有國家發改委云計算檢驗檢測平臺、科技部中意電子政務中心、廣東省云計算信息安全工程實驗室等平臺等。先后承擔了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973 城市大數據、軟件定義云計算科技部重點專項,發改委云計算專項等一批云計算重大項目。自主研制了先進云xCloud2.0 一體化云服務平臺,并結合行業需求,在智能交通、健康醫療、智慧物流等領域,開展了高效應用示范。在IEEE TC、IEEE TPDS、HPCA、SOCC、SIGMETRICS 等相關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多篇論文。先后獲得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智能交通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重要獎項。
工程與科學計算實驗室
工程與科學計算實驗室成立于2010年2月,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重點發展的核心研究單元之一。實驗室擁有一支由研究員、工程師、博士后、研究生、訪問學者組成的高水平專業科研隊伍,團隊成員包括深圳市“孔雀人才”7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1人,中國科學院青年促進會成員1人,70%成員具有海外學習和工作經歷。研究室成員長期從事高性能并行計算、數值分析、軟件工程、醫學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應用實踐經驗,學科交叉性強。
實驗室跟蹤當前國際最前沿的數值計算方法進展,以高可擴展性并行計算能力為目標,開展工程與科學計算中具有領先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計算方法及應用研究,為工程與科學計算領域中的多尺度、多領域大規模計算問題提供支撐技術、實現方法和計算軟件。主要研究方向涵蓋以下領域:大型科學計算中的高可擴展性并行求解方法和軟件、航空航天飛行器氣動和氣彈分析、高速列車和汽車的空氣動力學優化設計、人體血流動力學數值模擬、空氣污染預報和溯源等。
研究室在多個領域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算法和應用研究,研發了多套面向工程應用問題的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包,在神威太湖之光、天河2號、曙光星云等多臺國產超級計算機上實現了上百萬核的并行計算測試。近年來,研究室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自然重點、國自然香港聯合基金、深圳市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等30余項國家和地方級重大科研項目。
高性能計算技術研究中心
高性能計算技術研究中心聚焦高性能計算和數據分析技術研究,針對生物健康、智慧城市、多媒體、圖計算等應用領域開展工作。中心團隊在高性能計算、數據分析、優化算法等取得的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氣象預測、智慧交通、新媒體、生物醫藥等領域,與阿貢國家實驗室、深圳氣象局、創維集團、華大基因等單位保持長期合作關系。
中心團隊目前共81人,其中研究員6人,副研究員7人,助理研究員5人,博士后2人,中級員工6人,在讀學生55名。
更多介紹詳見中心網站/http://hpcc.siat.ac.cn/kydw.html